机械与土木工程学院2025年寒假优秀社会实践(十四)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桥梁,是培养责任意识、提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当今时代,企业愈发重视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而高校教育也逐步将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通过寒假实践,学生不仅能深化专业认知,更能锤炼品格、服务社会,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微光成炬,温暖同行——社区志愿纪实》
"奉献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机械与土木工程学院2024级中外一班的郭子杨同学,于寒假期间投身社区志愿服务,用行动诠释青年担当。短短三天的实践,让他深刻体会到奉献的意义与责任的分量。
实践人:郭子杨(24级中外一班)
实践单位:长春市朝阳区社区服务中心
实践岗位:社区志愿者
工作内容
1、为社区孤寡老人配送生活物资,提供关怀陪伴。
2、参与社区环境卫生整治,清理垃圾及非法小广告。
3、协助组织爱心义卖活动,为贫困家庭筹集善款。
志愿进行
实践首日,我与志愿者团队带着米面粮油等物资逐户探访社区孤寡老人。推开一扇扇门,迎接我们的是老人们惊喜的笑容与颤抖的双手。一位独居奶奶紧握志愿者的手,眼眶湿润道:“你们来了,家里热闹多了!”老人絮叨着子女远在他乡的孤独,却因志愿者的到来展露欢颜。
次日,我戴上手套,拿起工具,与团队一同清理社区垃圾和墙面小广告。起初,面对脏乱的环境,我略显迟疑,但看到其他志愿者毫无怨言地弯腰捡拾、奋力铲除,我迅速调整心态投入工作。经过数小时的努力,街道焕然一新,居民纷纷驻足称赞。
最后一日,社区举办爱心义卖活动。我负责整理捐赠物品,从书籍、玩具到手工制品,逐一分类、标价,并布置摊位。


实践感悟
“我不仅学会了如何与不同群体沟通,更明白了责任与奉献的意义。社区是社会的缩影,每一份微小的付出都能点亮他人的生活。未来,我将继续投身志愿服务,用行动传递温暖,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光芒!”
结语
志愿服务的意义,在于以心换心、以爱传爱。郭子杨的实践故事,是千千万万青年学子的缩影。期待更多同学加入志愿行列,以萤火微光汇聚星河,共同书写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情怀!
初审:韩凯旭
复审:杨 洋
终审:姚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