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与土木工程学院2025年暑假优秀社会实践(一)
这个暑假,不只有书桌前的并肩研学:与学伴组队攻坚知识难点,更有走出校园的温暖实践。
为了进一步落实团省委、省学联有关开展“学伴+”重点学生群体网络学业互助计划志愿服务部署,根据医疗一线工作人员子女、现役军人家庭子女、困境儿童、服役人员子女意愿,组织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一对一”“多对一”的线上伴学服务,解决在学业中面临的学习困难,做好心理陪伴工作。
“暑假学伴同行,志愿青春发光。”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机械与土木工程学院 2024 级工程造价班的马楠同学,选择参加“学伴+”志愿服务,是想让暑假不止于书本,在学伴互助中打破孤军奋战的迷茫,在志愿服务里看见更广阔的世界。当知识与责任相遇,成长便有了更鲜活的模样--这不仅是一段充实的假期记忆,更是青春里最有温度的勋章。
实践人:马楠(2024 级工程造价班)
实践单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实践内容:组建学习小组, 提供“一对一”“多对一”的线上伴学服务,解决在学业中面临的学习困难。
为了让自己有一个充实的暑假,当看到招募“学伴+”服务志愿者时,我便积极参加了报名。通过线上面试,成功成为“学伴+”志愿者,根据自己擅长的科目以及可教学的年级被分配同学,并建立学习小组,同时与家长沟通学习情况,制定接下来为期20天的学习计划。

我辅导的是小升初初一数学,对于快上初一的小朋友肯定对初中的知识有些迷茫,首先给小朋友简单介绍一下初中数学需要学习的内容以及和小学的差别。针对初一数学核心知识点,采用“屏幕共享+实时标注”形式,结合例题拆解思路,通过提问随堂练习来查找小朋友没弄懂的知识点,并在线白板实时同步做题、连麦讲解,帮助小朋友突破计算易错点和逻辑盲区。课后分享习题和解析,并布置重要知识点,次日课前抽查巩固情况,形成“讲解-练习-反馈”闭环。


这个暑假我以“学伴”之名传递知识,以“志愿者”之责践行温暖,作为数学学伴,面对初一学生眼里的难题我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和通俗的例子来解答。为了备好一节课,我会反复琢磨例题的生活化表达,这种“二次学习”让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更扎实--原来“教会别人”才是最好的“学会”。
志愿服务的时光藏着细微的温暖,学伴让我学会“换位思考”,志愿让我懂得“微小力量的重量”。这个夏天我既是知识的传递者,也是成长的受益者--原来付出的过程,本身就是最好的收获。


此次“学伴+”志愿活动虽已结束,但其中的点点滴滴都已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间。未来,我将继续秉持志愿精神,在更多志愿服务中发光发热,传递温暖。
初审:韩凯旭
复审:杨洋
终审: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