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机械与土木工程学院
厚德图本 励学笃行
首 页 > 正文

机械与土木工程学院2025年暑假优秀社会实践(三)

作者:    来源:

机械与土木工程学院2025年暑假优秀社会实践(三)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高校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更新,为深入学习及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再局限于学生的学术成绩,而是将实践能力培养提升到关键地位。社会实践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要素,为大学生在暑假期间走出校园、接触社会创造了难得机遇。大学生利用暑假充裕时间参与社会实践,既能提前融入社会、积累经验、增强就业竞争力,还能将知识学以致用,精准把握社会需求,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为积极响应学院的号召,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机械与土木工程学院的杨双文同学于2025年7月21日—2025年7月29日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弓棚镇兴隆村村民委员会参加了社会实践

  实践人:杨双文

  年级专业:24级机械电子工程

  实践类型:乡村街道

  工作内容:协助乡镇政策宣传与协助,整理资料等。

  提前联系村委会,明确资料整理、活动协助等具体任务,了解村庄基本情况及需求。学习基础档案整理规范,调整节奏适应乡村生活,提前规划每日任务清单,预想可能遇到的问题,准备简单解决方案。做好这些,能快速融入工作,提升实践能力。

  暑期,我们赴乡村协助村委会开展实践。整理档案时,将散乱的村民信息、土地资料分类归档,编订成册;协助更新村务公开栏,录入电子台账,让信息更透明。过程中,既熟悉了基层工作流程,也感受到乡村治理的细致。村民的热情、村干部的坚守,让我们明白乡村发展需点滴积累,这次实践是课堂外最生动的成长课。

  在村委会实践的日子,让我真切触摸到乡村的脉搏。跟着村干部走村入户时,见过老人握着补贴款的颤抖双手,听过农户对灌溉设施的迫切期盼,这些具象的需求远比书本描述更震撼。整理档案时,我发现每一份材料都连着村民的生计;协助调解纠纷,才懂乡村治理需要讲法理更要通人情。村委会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干部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的模样,让我明白 “为人民服务” 从来不是空话。这次实践教会我:乡村振兴既要仰望星空的规划,更要脚踏实地的行动。而我们青年,正该在这片土地上,把学问做进群众心坎里。

初审:韩凯旭

复审:杨洋

终审:姚楠